
春雨淅沥。4月6日,湖南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苍霞村,种粮大户吴爱珍的智能育秧大棚里,绿意盎然,秧苗冒出两三寸高,芽尖上颗颗小露珠晶莹剔透。
今年53岁的吴爱珍,不管多累每天都要来大棚里看看。“本月14日左右,就可以插秧了?!彼┫律硐赶覆榭匆慌膛陶肫氲难砻?,看根部、观芽尖,脸上笑容满面。
“你看,育秧大棚育出的秧苗不仅品质好,还省工、省时、节能,大大提升了育秧效率和种苗质量,助力粮食稳产增收?!贝?018年开始,吴爱珍大规模种植水稻,今年种植面积达2000亩,实现了育秧、耕种、植保、收割、烘干等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,带动了当地农户共同增收。
小棚育出的秧苗遇到倒春寒时,会出现大面积烂苗现象?!坝硪恢崩抛盼颐钦庑┲至复蠡?。”吴爱珍介绍,以往种田都是靠天吃饭,如今有了智能育秧大棚,就算刮风下雨也不用发愁了。
今年3月初,吴爱珍投入了40多万元,新建了占地面积6亩的智能育秧大棚。棚内空间充足,抗极端天气能力强,可实现育壮苗、早插秧的效果。除了培育水稻秧苗,吴爱珍还寻思着培育蔬菜苗,实现一季多收。
责编:万茜玥
初审:万茜玥 二审:杨锋 终审:罗敏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